每年,廈門眼科中心都會舉辦很多學術交流會,會上都會邀請國內乃至世界的眼科專家出席參加,規(guī)??蛇_數(shù)千人。除了自己的學術交流會,中心的醫(yī)生還經常出現(xiàn)在歐美等世界各大眼科學術交流舞臺上,并作重要發(fā)言。
作為考驗
眼科醫(yī)院綜合實力的眼底病診療一向是廈門眼科中心學術、科研發(fā)展的重要對象。3月27日,美國眼底病專家Karl Csaky來到廈門眼科中心進行學術交流和指導,為廈門眼科中心帶來了國際前沿的眼底病治療理念和技術。
交流的開場,廈門眼科中心總院長黎曉新對遠道而來的美國醫(yī)學專家表示熱烈的歡迎。她說,專家不辭辛苦來到中國,向我們分享豐富的臨床經驗和高超的醫(yī)療技術,幫助醫(yī)院提高醫(yī)療技術水平,希望醫(yī)生們能以此次交流為契機,積極、認真地向專家學習。
交流中,Karl Csaky教授介紹了血管成像(OCTA)技術對脈絡膜新生血管(CNV)和息肉狀脈絡膜血管病變(PCV)診斷的重要應用,并通過生動形象的案例將血管成像(OCTA)技術的原理和臨床應用講得淺顯易懂。交流后,Karl Csaky教授還為在場的醫(yī)生詳細解答了工作中運用血管成像(OCTA)技術診斷的困惑和技術問題,使在場的醫(yī)生們獲益匪淺。
參與舉辦學術交流的目的都是為了能夠開闊醫(yī)生的視野,以學術交流帶動學科發(fā)展,達到提高醫(yī)療水平及更好服務患者的目的。
廈門眼科中心眼底病專科是廈門市醫(yī)學重點專科,有著悠久的發(fā)展歷程,自1993年以來就開展有玻璃體、視網膜、黃斑疾病等眼底疾病手術。從創(chuàng)建至今一直立足“‘育’(培育青年人才)、‘引’(引進高端人才)、‘用’(合理利用人才)”三個方面,繼而建成了各具專業(yè)特長、結構合理、素質優(yōu)良的眼底病診療大隊伍。特別地,2016年5月國際眼科科學院院士、北京大學黎曉新教授的加盟更讓其行業(yè)地位和技術競爭力急速攀升,從而成為國內百姓心目中很有影響力的眼底病診療品牌。
近年來,眼底病??茖iT設立有糖尿病眼病診療中心與新生兒眼底病中心。另外為保證診療質量,提供增值診療服務,使病人便捷看病,??七€專門成立眼底疑難病會診中心,開設眼遺傳病基因門診,從而使中心更專業(yè)化,系統(tǒng)化,也使得醫(yī)生精于治療項目的研究。
專家簡介
Karl Csaky
卡爾薩基(Prof. Karl Csaky,M.D.,Ph. D),眼科學終身副教授,美國杜克大學臨床研究所眼科中心主任,美國德克薩斯州視網膜協(xié)會主席,ARVO、AAO等多個學術組織機構委員。
1983年獲得美國路易斯維爾大學博士學位,1986年至1987年期間在南加利福尼亞大學做研究員,1994年至2006年期間在美國國立眼科研究所任醫(yī)療官和研究員,2007年成為終身副教授。
多年來薩基教授作了大量的臨床及科研工作,尤其在AMD相關的影像技術和藥物治療方面做出了重要成果。
黎曉新
國際眼科科學院院士,博士研究生導師。自1986年至今,致力于視網膜玻璃體手術和眼底疾病的研究與治療,先后承擔了國家“十一五”、國家“973”、“863”、北京大學“985”、“211”及與WHO合作等多項課題,是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(fā)展計劃(973計劃)科學家、“985”三期項目負責人。黎曉新教授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(fā)表論文315篇,其中SCI論文116篇,發(fā)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、Ophthalmology、FASEB J、、IOVS等刊物上。主編專著5本,主譯《RETINA》。曾20余次被國際學術會議邀請做大會特約發(fā)言或專題講座,擔任幾種國際雜志審稿人。研究成果得到國際同行的廣泛關注和認可。
黎曉新教授先后獲得了國際眼科學會亞太區(qū)“ 臨床教師金蘋果獎”、“中華眼科杰出成就獎”、“中華眼科終身成就獎”、“宋慶齡兒童醫(yī)學獎”、“北京大學國華獎”、“北京大學醫(yī)學部最高教師榮譽‘桃李獎’”、“中美眼科學會眼科科學研究最高獎--金鑰匙獎”、“眼科及視覺科學的杰出領導獎”、“十大醫(yī)學杰出貢獻專家”等。她也是亞太玻璃體視網膜大會上進行TANO冠名講座的中國學者。